人工石墨是以無煙煤、焦炭或石油焦為原料,粉碎后加煤焦油及瀝青混捏,經擠壓或壓模成型后,于電爐中隔絕空氣焙燒后所得的產物。在800~1300℃下焙燒約200~250h左右得到的是無定形碳材料。

人工石墨:形態較多,既有粉狀,也有纖維狀和塊狀,而狹義的人造石墨通常為塊狀。可看作是一種多相材料,包括石油焦或瀝青焦等炭質顆粒轉化的石墨相、包覆在顆粒周圍的煤瀝青粘結劑轉化的石墨相、顆粒堆積或煤瀝青粘結劑經熱處理后形成的氣孔等。

在理化性質方面,石墨與人工石墨既有共性,也存在性能上的差異。如石墨與人工石墨都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但對于相同純度和粒度的石墨粉體來說,鱗片石墨的傳熱性能和導電性能較好、微晶石墨次之,人工石墨較低。石墨具有的較好的潤滑性,鱗片石墨的晶體發育較完善,摩擦系數較小,潤滑性較好,可塑性較高,而致密結晶狀石墨和隱晶質石墨次之,人工石墨較差。

在冶金工業中,天然鱗片石墨因抗氧化性較好可用于生產鎂碳磚和鋁碳磚等耐火材料。人工石墨可以作為煉鋼電極,而天然石墨制成的電極就難以用于使用條件較苛刻的煉鋼電爐。
在機械工業中,石墨材料通常用作耐磨和潤滑材料。天然鱗片石墨的潤滑性較好,常用作潤滑油的添加劑。輸送腐蝕介質的設備,廣泛采用人工石墨制成的活塞環、密封圈和軸承,工作時無需加入潤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