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課堂—煤瀝青的性質
衡量煤瀝青的性能,一般用軟化點、黏度、密度與結焦殘炭量、加熱后的氣體析出曲線等物理量表示。
軟化點。由于煤瀝青的化學組成復雜,因而無嚴格的、固定的軟化溫度。煤瀝青的軟化點是以一定軟化程度(介于失去原有脆性和轉變為液態之間的溫度)相應的溫度來表示。它與瀝青中各組分的比例有關。

瀝青的黏度。瀝青的黏度隨溫度而變化,當加熱到較高溫度后,黏度急劇降低。黏度大小既與溫度有關,又取決于瀝青本身的結構特性,在同樣的溫度下,不同產地、不同軟化點瀝青的黏度可以相差數倍。黏度是表征煤瀝青流變性能的重要物理性質,它表示兩流體層發生相對運動時的內摩擦力的大小,黏度越小,液體的流動性越好。

瀝青的密度。煤瀝青的密度反映了它的縮聚程度。氫含量越高,則煤瀝青的密度越低;軟化點升高,煤瀝青的密度基本呈線性規律變化。混捏時充填在骨料間的瀝青質量就越多,焙燒時的收縮率越小,燒成品的密度和強度也越大。密度大的瀝青,在生壞焙燒時,收縮較小,坯體體積密度和強度也較高。